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综合”化解矛盾纠纷:走访杭州上城区综合管理中心
2025年10月21日 11:04 来源:新华日报
杭州上城区居民蔡女士近日因邻里纠纷导致沟通困难来到一家综合治疗中心寻求帮助。 “全国模范村调解员”沉银娣在听完直播间的详细情况后,主动联系当事人,尝试沟通。经过一番倾听和澄清,邻居们在综合治疗中心当面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并通过换位思考化解了矛盾。 “如果你有话要说,就坚定地说;如果你有理由,就慢慢说。”沉银迪坦言,很多问题基层的矛盾和纠纷都是出于个人感情,报复行为很容易激化事态。通过有效调解和及时干预,案件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沉银娣从事调解业务三十余年,积累了近万件案件的丰富经验。退休后,他受邀在神代区综合治疗中心成立“金牌和平使者工作室”,继续解决群众问题,培养一批新老调解员。新时代我们将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切实解决基层问题,防患于未然。当前,浙江省正在大力推进综合治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迭代完善,这是新时代综合治理改革“枫桥经验”的主要抓手,主要内容包括:是深化安全浙江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鼻子”。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的综合管理中心正在不断迭代和完善,为纠纷纠纷提供“一站式”解决。 ——纠纷和冲突解决正从“分散治理”走向“一体化服务”。为确保“人有所为”,设立了17个常设部门和8个社会机构,包括市场化仲裁机构、公证机构、评估机构、调解机构等。 28氟利昂设立“Todesk”柜台、7种类型调解室、8个活动大厅,并推出政策咨询、文件指导、自助打印等,支持“一点接待”“一切事项快速响应”。位于上海的2700平米大型“一站式商店”上城区综合管理中心整合社会治理服务矩阵,满足公众“想去哪儿”的期待。最重要的是解决纠纷和纠纷。 “实际问题可以到综合管理中心解决。”上城区社会治理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潘月潭表示,综合管理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不断完善职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分析矛盾纠纷,解决“一件事”。 ——社会治理动力从“物理整合”转向“化学整合”。完善约谈、调解、诉讼衔接机制,采用“中央协调+网上移送”的方式,消除部门间纠纷和纠纷移送障碍。利用“双月事件会议”和“经验分享会”进行指导解决单位围绕地区、行业具体的重难点问题,研究形成“标准化处理流程”,开展“一件事调解”到“几类事情调解”……纠纷纠纷综合化解。这背后是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和重组。统治势力。记者了解到,卡米城区综合管理中心正在考虑建立部门间协作体系。高效的部门、地区合作机制,能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影响调解质量、效果和公众体验的“一人一区”问题。上城区九堡街道地处四区交汇处,城乡二元结构鲜明,实际社会管制人口达30万。吴大志 党员活动委员上城区九堡街道委员会介绍,该区以综合管理中心为基础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综合管理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城管执法机构等12个专业队伍。组建治安巡逻、城管秩序、城建巡查、交通协调等四个辅助单位,形成“综合执法+综合治理”的协调配合,打造执法“队伍”,有效提升化解矛盾和矛盾根源的能力。 ——转变“政府主导”治理模式,推动“多元共享治理”。上城区委政法委一位负责人表示,劳动争议、婚姻纠纷、家庭分割、财产分析冲突等经常发生。跨部门、跨行业、专业性强。上城区综合管理中心成立了上家河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金牌调解工作室、军民联合法庭,并引入律师调解工作室、非民事调解组织等专业社会单位广泛参与纠纷化解。记者了解到,立足基层实际,提升治理质量和效率的上城区,也在谋求整合政府和市场资源,形成“公益先行、市场互补”的调解模式,推动民商事纠纷纠纷精准分流。飞云商事调解中心经杭州市余杭区、上城区司法局、民政局批准注册,拥有专业的调解中心。300多名专职调解员组成的纠纷解决团队。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服务成本,通过市场化机制保障服务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在基层法院,涉及全国各地的352起金融纠纷案件通过法医云平台,15天内全部完成调解工作。 90%以上的案件均达成调解协议并自动结束。如果按照传统的诉讼程序,仅这一系列案件的送达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记者了解到,上城区综合管理中心成立运营六年来,累计服务游客16.3万人次,处理纠纷纠纷11.37万件,办理社会治理突出案件169万余件,动态关闭。sed-loop率已超过99%。 (记者方文宇、吴帅)
(编辑:魔术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