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居民存款数据传递出什么信息?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韩宇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15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至三季度金融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作者认为,这些数据不仅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一面镜子,也是了解未来经济可能性和政策努力方向的窗口。另一方面,存款的高增长体现了居民金融行为的灵活性。随着近几个月资本市场的复苏,不少市场机构将非银行存款和房地产领域的增减称为“存款转移”现象。从单机表现来看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但非银行存款减少1.6万亿元,呈现出与此前“存款转移”相反的走势。存款既可以“迁移”,也可以“衰退”。事实上,这种现象是金融市场之间回报率相对变化的结果。本质上,这也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一种表现。目前,居民资产配置非常灵活。他们根据收益率的相对变化,将银行储蓄转换为其他资产,或将其他资产转换为存款,以平衡回报和风险。另一方面,存款的高增长也反映出人口巨大的消费和投资潜力有待释放。当前,居民消费日益理性化,“预防性储蓄”的理念依然存在。大众消费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居民资金“储蓄”倾向或愈发强烈将暂时未使用。结合信贷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分行业看,居民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新增居民贷款占信贷总额的7.5%。居民消费需求依然疲弱,信心恢复仍需继续努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9月23日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会议(整体第110次会议)表示,日本经济不断向好。他指出,虽然取得了进展,社会信心持续回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但仍面临内需不足、物价低迷等困难和挑战。综合起来,巨大12.73万亿元存款就像一笔巨大的资金“存款”,具有强大的购买潜力。如果这些存款中的一部分能够流入未来的消费或投资,将对需求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它可以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引擎,也可以成为资本市场的命脉,最终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编辑:蔡青)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