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和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获得股权和债权融资。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毛以荣 10月16日,上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笃兰在2025年全球可持续领袖大会上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将更大力度推动 绿色金融产品。通过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规定,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作出贡献。具体来说,第一步是坚决支持集团支持和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进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行业REITs项目在上交所上市。二是强化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强化ESG信息披露监督规范,推动行业标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电子化标准》出台。三是加强可持续领域投资端建设,持续丰富绿色、ESG相关指数及指数产品,优化和丰富eCSI ESG评价体系,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四是深化可持续领域国际公共关系与合作,持续加强我国在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证监会的领导下,上交所全面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全面深化金融工具、监管体系、产品服务和国际合作创新,引导各类基础资源加快向绿色创新领域集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化与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袁朵然说道。上交所聚焦金融工具创新,正在开辟行业绿色转型新渠道。袁多然介绍,上交所将继续推动股票、债券注册制的深化和建立,创新金融工具,发展“最后一百万”e”将绿色产业、绿色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为我国美好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股权融资方面,上交所将持续强化制度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全面落实《科创委八项原则》和《并购重组六项规定》。 推出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简化审核程序,加快实施科创委“1+6”改革,推动前沿领域绿色创新成果转化。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68家能源、节能环保初创企业在科创委挂牌董事会并通过IPO和再融资筹集了约1811亿元人民币。债务融资方面,上交所修订了特殊品种公司债券指引,将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置换绿色项目自有资金的支付期限延长至12个月。同时,为激发市场活力,放宽优质绿色债券纳入基准做市券准入标准。截至9月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V债和低碳转型债累计发行规模超过9500亿元。在资本市场的金融支持下,上海上市公司“减碳、绿色扩张、增效”进程持续加速。 2024年,一年内,沪中300家企业采取减碳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4亿吨。科学,科技与创新委员会219家企业加速碳减排,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上年下降33.6%。上海证券交易所以监管制度创新为基础,推动整个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新环境。袁朵然表示,上交所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对ESG评级提升的推动力较强。 2024年,上交所将有超过1300家公司单独发布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披露率将达到创纪录的57%。上证50和科创50指数公司实现100%披露。截至2025年7月,符合MSCI ESG评级的上海上市公司中有31%的最新ESG评级取得了进步。上证所以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基础交易所汇聚了全社会绿色投资新力量。 “上交所正在积极开发指数化可持续投资产品,帮助投资者一键将绿色资产配置到外汇市场。”袁朵然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上交所已与境内股指公司联合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共计164个。跟踪相关指标的产品近百个,规模超80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绿色ETF有46只,总价值517亿元。中证A500指数、上证180指数等基于“A系列”指数的广泛指数产品超过170个,采用中证ESG评估,总价值近3000亿元。上交所以国际合作创新为纽带,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范式生态交流与共治。 “上交所在多个国际平台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建设。作为世界交易所联盟重要成员,我们正在引领可持续交易所原则的制定,为全球交易所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奠定坚实基础,为环境气候治理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袁朵然表示。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